请说

请说


不好意思,我刚刚没听清楚。

不好意思,我刚刚没听清楚。

香港最新米其林星级餐厅指南

Localiiz
  • 内文由 Localiiz 提供
大班楼的招牌菜“鸡油花雕蒸大花蟹”

香港一直力求精湛饮食体验,今年亦不负众望,为闪闪生辉的餐饮业再添新星。多达77家香港星级餐厅荣登2023年度《米其林指南》,当中12家更是首次金榜题名或荣获星级晋升。今年的新星大多为中菜和日菜餐厅,粤菜越见精致,而高级香港菜和创新日本无菜单料理(Omakase)餐馆则保持一贯高超水准,终赢得米其林的青睐。

米其林绿星旨在肯定餐厅对可持续饮食(sustainable dining)的贡献,今年香港有一家餐厅获选。必比登推介(Bib Gourmand)则为物美价廉的餐馆而设,其餐单必须以亲民的价格提供前菜、主食、甜点3种餐点,且食材必须优质,今年共68家香港餐馆荣获此殊荣。想紧贴美食潮流,一尝本地米其林王牌餐厅的美食,就不要错过下文内容!

米其林一星

Estro(意大利菜)

主厨Antimo Maria Merone将美食梦带来香港,与本地餐饮公司佳民集团(JIA Group)联手开办首家餐厅Estro,制作拿坡里料理。Estro以自家制意面见称,两款晚餐盛宴分别提供丰富的六道与八道菜,更不乏各式海鲜餐点,将这个沿海国家的极致滋味带到宾客的舌尖上。美酒方面,选择同样五花八门,餐厅收藏有超过1000个品牌的匠心之作,保证能为客人精选完美的配酒。Estro的装潢以和暖的茶色调为主,配上点点蓝绿,衬托出既舒适又时尚的用餐环境。

Godenya(日本菜)

不一样的体验始于别树一格的Godenya。Godenya是一家清酒配搭餐厅,对味觉的重视不仅体现于食材的采购和烹调,更延伸至清酒的选材和享用方式。主厨五嶋慎也(Shinya Goshima)是餐厅的掌陀人,坚持选用日本直送的时令食材制作“割烹”(kappo)料理,专注精工细作出无菜单料理。Godenya一席难求,如果想亲尝日本主厨的精湛手艺,就务必尽早计划,最好提前几个月订座。

凛割烹(日本菜)

只有仅仅8个座位的凛割烹大有来头,由港日高级寿司店联手成立,分别是东京的吉武寿司与本港的志魂。凛割烹的无菜单料理精致、新鲜、独特,不论生食熟食,均选用季节限定的鲜味食材,尽显日本农产水产的原始优质风味,保证宾客能大饱口福。

长本(日本菜)

大厨长本辉彦(Teruhiko Nagamoto)可谓高级餐厅的经验老手,曾任职大阪越洋餐厅柏屋的主厨,专事怀石料理(kaiseki)。后来餐厅不幸倒闭,不少忠实食客纷纷表示惋惜,有见及此,长本再接再厉,开办同名餐厅,以“旬”料理重新接待大众,积极搜罗鲜味食材入馔,采用无菜单料理形式经营。长本餐厅致力于确保宾客能享用最鲜美的餐点,且每次用餐体验皆独一无二。另外,餐厅只设吧台座位,确保食客与主厨近距离接触,足见长本餐厅的心思所在。

Neighborhood只供应应季菜式。

Neighborhood(时尚欧陆菜)

Neighborhood由美国学厨归来的本地大厨黎子安亲手打理,低调简约,位处清净隐蔽的小巷,餐点选择也较为集中。Neighborhood的餐单会定期更换,只有应季菜式才有幸登场,尤以海鲜为主角。享用海鲜盛宴之余,也不忘一试该店名菜“羊肚菌盐焗鸡饭”,充实餐饮体验。

Noi(时尚意大利菜)

Noi座落于香港四季酒店(Four Seasons Hotel),环境优雅,是著名设计公司AB Concept的巧手之作。餐厅以无菜单料理形式呈现意日风味及食材,提供多款菜式。除了食材精致外,主厨Paulo Airaudo在餐饮界亦声明显赫,曾出任西班牙圣塞巴斯提安米其林食府Amelia的大厨。Noi致力于营造热情又不失高贵的飨宴体验,可谓色香味俱全,当中海鲜菜的选择尤为丰富,以意大利鞑靼方式(crudo di pesce)料理。

大班楼(粤菜)

大班楼经历搬迁翻新,以崭新面貌重新开幕,致力于为宾客送上经典美馔,同时秉承一贯高水平与对细节的追求。大班楼的精致体验由自家管理的农场开始,坚持采用本地农产家畜烹调菜式,而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也延伸到设计上,高雅时尚的装潢里偶有嫩绿点缀。有机会造访的话,当店招牌“鸡油花雕蒸大花蟹”一定不可错过。

厨魔名人坊(粤菜)

想体验创新高级粤菜,厨魔名人坊定是不二之选。这家粤菜馆由人称“厨魔”的梁经伦和郑锦富创立,郑锦富更曾是米其林二星餐厅名人坊高级粤菜的创办人。两位主厨善用创意头脑和对传统风味的精辟了解,携手设计了餐馆的创意菜品,成品包括“魔幻脆皮大肠”(猪大肠内含黑松露和墨鱼)以及“燕窝酿凤翼”。

由米其林二星晋升米其林三星

旅打破常规,以法式烹调手法料理日本食材。

旅(创新法日菜)

新晋三星餐厅位于石板街酒店(The Pottinger Hotel),以“纯粹、简约、时令”为依归,致力于用料理呈现时令食材最优质的一面。主厨佐藤秀明巧妙糅合日法料理的精髓,以法式烹调手法带出日本食材最天然纯正的风味。

由米其林一星晋升米其林二星

厨魔以创新港式料理闻名。

厨魔(创新粤菜)

继2022年迁到中环新址后,厨魔再次入选《米其林指南》,足见主厨兼老板梁经伦经营有方。厨魔为想尝试创新港式料理的客人打开大门,值得留意的是,品鉴菜单更受到知名艺术品和艺术家启发而命名,包括受已故艺术家安迪·沃霍尔(Andy Warhol)启发的“安迪的罐头汤”(Soup by Andy),以及“维纳斯的诞生”(The Birth of Venus)。

丽晶轩(粤菜)

随着香港丽晶酒店(Regent Hong Kong)重新入址,欣图轩再次以丽晶轩之名面向大众。这家历史悠久的食府贯彻始终,以经典广东菜为卖点,更保留了不少广受欢迎的菜式。双主厨刘耀辉和郑民生合作无间,炮制出一道又一道拿手美馔,包括“香烤片皮鸭”“玫瑰荷香富贵鸡”和“金陵脆皮乳猪”。佳肴过后,不妨一试餐馆引以为傲的特级茗茶系列,边品茶边欣赏维港迷人景色。

润(粤菜)

瑞吉酒店(St Regis hotel)餐馆今年再添一星,获选为米其林二星餐馆。主厨洪志光凭多年厨艺经验,将地道香港菜式转化为创新佳品,得意之作包括“锦绣球黑椒和牛酥”和“蜜饯西班牙黑豚肉叉烧配果醋麻香海蜇头”,令人眼前一亮。更甚者,润提供素菜和无麸质套餐,确保有不同需要的客人都能享受极致风味。

米其林绿星

摩获颁米其林绿星,对可持续饮食的贡献有目共睹。

摩(创新中法菜)

经过团队的精心演绎,看似平平无奇的黄豆都能发光发亮,成为餐单的核心。这家中西合璧的餐馆由主厨刘韵棋掌陀,她同时创办并主理米其林二星食府Tate Dining Room。摩坚持采用本地可持续红肉、蔬菜和海鲜,以此突显黄豆的风味质感,与多种食材皆能配搭出绝佳菜肴。

必比登推介

鱼事者(北角)的招牌鱼面

鱼事者(北角)(多国菜)

嗜鱼嗜海鲜人士一定要拜访鱼事者,在色彩斑斓的空间展开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冒险,探索传统街头美食的无限可能。缤纷的菜单以小吃和鱼面为中心,包括海鲜粉面以及蘸酱系列的“手工鱼皮”“炸鱼无薯条”等等,适合想以轻食果腹的食客。

西关老祖呈上西关正宗和创新小吃。

西关老袓(中菜)

外卖小店西关老袓绝对不容小觑。看似不起眼的门面背后蕴藏了广东西关美馔的灵魂,正宗创新小吃应有尽有,口感非凡。手握热腾腾的“西关濑粉”和“炸黑毛猪肉粽”,在渡船角街道尽情进食,正是享用西关老袓名物之道。

Saya满载复古和热带气息,即时带你穿越到泰国。

Saya(泰国菜)

想念泰国吗?Saya即时带你穿越到泰国,除了提供泰国东北依善传统佳肴,装潢也同样极具巧思,满载复古和热带气息。Saya以价格实惠的午餐著称,必点的招牌菜包括“粉丝虾煲”和“蟹肉奄列(蟹肉欧姆蛋)”。

 船记确保食客能享用最纯正的粤菜。

船记(粤菜)

船记可谓纯正粤菜的代表,以宴会方式招待宾客。主厨坐拥超过40年制作烧味的经验,必吃菜“和哥叉烧”(蜜汁叉烧)保证不会令人失望。餐厅点心即点即制,由拥有30年经验的师傅亲自制作,绝对值得一试。

两姊妹凉皮有限公司(太子)以清凉消暑的凉皮见称。

两姊妹凉皮有限公司(太子)(中菜)

如果想找务实低价的川式小吃,两姊妹凉皮有限公司可谓不二之选。简约小店提供清凉消暑的凉皮,还能蘸上各式正宗酱汁和配料,佐以花生、绿豆、香菜和黄瓜享用,口感丰富多变。食店的甜点同样脍炙人口,“黑糖五彩冰粉”不容错过。

一家的菜单提供上海四川家常菜。

一家(沪菜、川菜)

一家洋溢复古风情,活泼缤纷,食客仿佛置身旧时代。这家温馨小型餐厅以“家”为本,提供上海四川家常菜,午市和饭面套餐也特别经济实惠。“糖醋小排骨”、蟹粉天下系列和锅贴均是该店热门之选。

按此浏览2023年度香港米其林指南完整名单。

本文所述资料会不时更新,恕不另行预告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向有关方面查询。

香港旅游发展局对本文所述资料,包括商店、餐馆、货品及服务等概不负责,并对此等资料,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,包括其商业适用性、准确性、足够性及可靠性等。


更多推荐

{{post.type}}

{{post.title}}

{{post.date}}

本服务使用cookies及其他工具帮助区分您与本服务的其他用户。这有助于改善本服务,并为您提供更佳的体验。当您继续使用本服务(或其任何部分)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在您的电脑上放置cookies。按此了解更多有关cookies的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