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:Kevin Mak 图片由Herzog & de Meuron提供
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+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,于2021年11月12日正式开幕。M+的当代文化藏品来自香港本地、其他大中华地区,乃至世界各地,当中包括视觉艺术、设计及建筑、流动影像等不同媒介的作品。
M+大楼由世界知名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& de Meuron,联同TFP Farrells和奥雅纳共同设计。大楼总建筑面积约 65,000 平方米,共设33个展厅,单是展厅面积已占17,000平方米。展厅大多设于2楼平台,提供贯通流畅的观展体验。纵向大楼的外观则与城市景色互相呼应,混凝土结构以陶瓦覆盖,外观随光线与天气而改变。大楼外墙更设有LED大型屏幕“M+幕墙”,展示M+藏品及特别委托创作的作品,以独特方式为香港夜景增添色彩。
M+作为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,馆藏规模庞大,令人惊叹。截至2021年,“M+藏品系列”及专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“M+希克藏品”,合共有藏品超过8,000件,且数量还在持续上升。
“M+藏品”遍布M+各个展厅及其他展览空间。藏品从2012年开始建立。馆方积极搜罗世界各地艺术家、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作品,至今已收藏了6,522件20及21世纪的跨领域和跨国视觉文化珍宝,涵盖设计与建筑、流动影像、视觉艺术及香港视觉文化等各大专题领域。
当中,“香港:此地彼方”展览追溯了香港从战后到今天的变革历程,通过艺术、建筑、设计到电影等多重角度,展现本地独特的视觉文化。展期由即日起至2023年6月11日,想感受香港城市脉动的观众万勿错过。
同于2012年开始建立的“M+希克藏品”,原是瑞士收藏家乌利・希克(Uli Sigg)的私人珍藏。“M+希克藏品”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,现有共1,510件作品,涵盖极为广泛的艺术风格和媒介,包括绘画、版画、雕塑、行为表演、摄影和数码艺术。该系列藏品特别聚焦于1990年代初期以来的中国艺术。
展期至2023年7月23日的“M+希克藏品:从大革命到全球化”展览,旨在展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社会经济面貌转变,艺术家运用崭新的媒介和方式,对传统思维和艺术实践方法发起挑战。观众可从中感受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当代中国的变化,亦能借此更好地了解今日中国。
M+除了在各展厅展出精心挑选的藏品,更于2022年11月举办首个特别展览,以吸引新旧观众。为庆祝M+开幕1周年而举办的“草间弥生:一九四五年至今”,会于M+内多个空间展出超过200件著名作品,包括来自亚洲、欧洲及美国的博物馆主要藏品及私人藏品、M+藏品及草间弥生的个人收藏。当中更包括3组全新作品,分布于M+内,分别是M+委约创作、位于连通博物馆大楼地面和地下楼层之光庭的大型装置《神经的死亡》(2022),位于B2层潜空间的《圆点执念──渴望天堂的爱》(2022),以及在地下大堂、名为《南瓜》(2022)的两件大型雕塑。
展览共分6大主题,涵盖绘画、装置、雕塑、素描、拼贴和流动影像等多媒介作品,是草间弥生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所举行的最大回顾展。“草间弥生:一九四五年至今”的展期为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5月14日,喜欢“波点女王”的你切勿错过!
《人类一号》亚洲首展由艺术家Beeple创作,展示一个动态录像雕塑——诞生于元宇宙立体虚拟世界的人类。在装设了4面LED屏幕并一直旋转的箱子中,一名身穿宇航服的旅人在不断变化的虚拟景观中迈步前进。展览揭示在人类不断进步的同时,数码和实体生活的分野已愈来愈模糊。展期由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4月30日,Beeple更会利用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元素及其创作的素材,不时遥距更换风景。
M+除了展出实体展品,亦会展出不少流动影像藏品,借此增加与观众的互动。在M+地下的多媒体中心设有观影间,让观众随意观赏M+的流动影像藏品。“大台阶”除了连接地面层和2楼,同时也是一个可举办演讲、放映会及其他活动的宽敞公共空间。位于2楼的“匣子”则化身为开放式藏品仓库,以转换方式展出超过200件M+藏品,观众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等装置参与互动游戏。
2022年6月正式开幕的M+戏院,是本地崭新的观影场所。作为M+流动影像中心的重点设施,M+戏院除了放映剧情片、纪录片、实验电影、录像艺术、修复经典、钩沉及遗珠等作品外,亦会配合M+其他节目的主题,播放不同领域的电影作品,以呼应各个展览及藏品系列,并响应当下的重要议题。
观众在M+戏院能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动人故事,并与不同艺术范畴及创作者产生联系,感受作品的温度。M+戏院由3间分别设有180、60和40个座位的影院组成,配备数字及胶卷模拟放映设备及音响系统,尽量以电影的原始格式放映,力求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。M+戏院与M+内其他流动影像空间,例如“大台阶”、M+幕墙和多媒体中心相辅相成,让观众能在M+接触更全面的当代视觉文化,感受多元化观影体验。
在港岛往西九文化区方向看,对岸的M+幕墙定会立刻映入眼帘,尤其在入夜后,目光更会被幕墙展示的影像作品吸引。作为全球最大型的媒体幕墙之一,临海而建的M+幕墙是一个创新的策展空间和不断发展的数字展览平台。幕墙由数千LED灯管镶嵌而成,令M+大楼变成偌大的显示屏。观众能从任何角度、距离和照明条件下,清晰欣赏M+藏品和数字作品。
除了展览空间及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景色的天台花园外,位于北天台花园的M+游戏地景也同样值得参观。
202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M+游戏地景,摆放了由著名雕塑家兼设计师野口勇设计、来自“加州情景园”(1980–1982年,美国加州科斯塔梅萨)的多张长椅及3件游玩雕塑。野口勇鼓励观众随意与他的雕塑自由互动。在M+游戏地景摆放的游玩雕塑分别是有不同构形的《Octetra》、来自日本游乐公园“儿童之国”(1965–1966年,日本横滨)的“游玩金字塔”,以及美国派德蒙公园游戏地景(1975–1976 年,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)的“游玩小丘”。这些设计糅合人类历史与自然事物的形状,在着重嬉戏玩乐之余,同时顾及灵活变化。
M+游戏地景摆放的这些作品,将会是半永久装置,大家“动手动脚”、爬上爬下探索作品的时候,记得要注意安全!
在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同时,M+大楼亦提供多元化的购物及餐饮体验,包括两间博物馆商店及多间餐厅。游客于M+本店及M+小铺,可搜罗种类丰富、设计精致的文创产品,发掘生活与视觉文化的联系。M+本店铺内有一面色彩明亮的墙,展示M+出版刊物及文创产品,必定能唤起大家对艺术的好奇心!
若在M+逛累了,也可在馆内享受美食。其中的CURATOR Creative Café at M+,自M+开幕起便已开始为参观者提供美味饮料和轻食,游人能一边惬意用餐,一边欣赏海滨长廊美景。其他餐厅亦陆续进驻M+,包括仅限会员及赞助人使用的M+会馆、2022年开幕的高级韩国创意料理Mosu Hong Kong,以及提供全天候餐饮服务的ADD+。相信参观者总能在馆内觅得适合自己的美味。
M+标志着香港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雄心,肩负连系内地、亚洲及世界艺术的使命。逛过博物馆意犹未尽?可参考西九龙主题漫步路线,到访区内其他艺文景点及发掘欣赏维港日落的绝佳位置。